2020-07-26
俗话说,“十个宝宝八个黄”,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都会经历黄疸问题。
原来白白嫩嫩小可爱逐渐变成“小黄人”,这可让不少处于“实习期”的宝妈慌了神。
莫慌莫慌!其实在新生儿黄疸中,很大一部分是母乳性黄疸,
一般会在母乳喂养后不久出现。很多宝妈错误地认为母乳性黄疸是母乳的锅,
需要停止母乳喂养(母乳委屈ing)。
今天,陈博士在线为母乳正名,咱们一起来看看母乳性黄疸到底是怎么回事儿~
黄疸:都是胆红素惹的祸
首先,在揭开母乳性黄疸的“神秘面纱”之前,关于黄疸的成因,
宝妈可要仔细了解一下,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~
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数量较多,它们降解后会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。
而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不能完全分解代谢这些胆红素,
所以血液中往往会有胆红素累积,从而引发新生儿黄疸。
母乳:这个锅我可不背
了解完黄疸的成因,咱们就详细说说母乳性黄疸。
其实,母乳性黄疸还可细分为母乳性黄疸和母乳喂养性黄疸两种,
这两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宝妈可要看仔细咯~
母乳性黄疸:主要是由母乳成分的特殊性引起的。
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酶,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宝宝对胆红素的代谢,
再加上宝宝的肝脏功能尚不成熟,所以就导致了胆红素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高。
母乳喂养性黄疸:主要是由母乳喂养不足引起的。
如果新生儿母乳摄入不足,排便也会随之减少,
那么累积在肠道的大量胆红素就不能及时排出,造成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。
宝妈:坚持母乳喂养准没错
看到这,宝妈悬着的心有木有落回到肚里?
一般情况下,母乳性黄疸只是暂时的,对于宝宝健康没有什么危害,
也不需要因此停止母乳喂养。
相反地,面对母乳喂养性黄疸,宝妈更要采取勤喂奶的措施,
只有宝宝吃的多了才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。
并且随着宝宝长大,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也会增强,黄疸值也会逐渐降低。
更何况,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,
它能够提供宝宝生命最初所需的所有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,
提升宝宝的免疫力。
这么优秀的母乳,宝妈可不要错怪啦!
宝妈注意,一般情况下
降低母乳性黄疸值的适宜办法就是正常喂养
使用药物反而会增加宝宝的肝脏负担哦~